欢迎来到中国PA视讯研究会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PA视讯研究会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全国重点科研院校、科研单位和众多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核准登记、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一级社团组织,是中国PA视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团体。

全国服务热线

010-83796770

HOME 当前页面: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中的策略与意义

time.png 2025-06-07

eyes.png 13人浏览

龙岩四中 林建华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两者融合的优势、策略及意义,提出通过搭建劳动教育平台、结合大小主题活动、开发劳动校本课程等方法,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策略;意义

一、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而劳动教育则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态度。将两者深度融合,不仅能丰富教育内容,还能提高教育效果。

二、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的优势互补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功能。它强调学生在接触自然、社会中的实践经验,获取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而劳动教育则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样化实践,强调手脑并用,强化实践体验。两者在教育功能和实践方式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三、促进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1. 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展示学生劳动成果

创建创客空间或工作坊,提供设计和制作的场所,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通过举办航模、车模、机器人竞赛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提升其创造力和成就感。

2. 大小主题、多元活动相互结合

在实施大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将其细化分解为小主题,每次活动都结合劳动教育。例如,在“再现父辈或祖辈们儿时的玩具”主题中,通过考察、设计制作、展示宣传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并提升综合素质。

3. 开发劳动校本课程,凸显劳动教育特色

结合学校条件、教师特长和学生兴趣,开发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如“落地扇的拆装与清洗”等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意义

两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价值观。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和认同劳动的价值,从而全面发展其综合素质。

五、结论

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学校应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优势,融合劳动教育理念,通过搭建平台、结合主题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等方法,使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丽红. 谈谈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J]. 小学教育, 2021(07): 151.

[2] 刘新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J].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5(07).

[3] 何海军.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背景下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策略的运用[J]. 新课程导学, 2020(013): 34.

[4] 任全荣. 立己达人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价值观课程的途径与方法[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20(001): 38-39.

友情链接:小偷程序  镜像站群